AI机器人、海淘“秒过”、鉴定新型毒品……近年来,海关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推进,通关效率不断提升。今天我们就以广州海关为例,一起来看看海关那些创新的“黑科技”吧!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
广州海关作为广东省关区面积最大的直属海关,身处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指引,在服务和推动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过程中精准发力,运用科技手段,创新通关服务,助力广东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海关智能机器人的上岗,方便旅客咨询的同时,也缓解了现场监管业务的压力。未来,它还将会给旅客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通关体验。

这个机器人以后还会扩大数据库,升级更多人机交互功能,增加如通关流程指引等内容,进一步优化旅客通关“体验”。在“智慧监管”方面,今后海关还将引入人脸识别、视频智能监控等技术,不仅进一步推动海关的改革创新,也将对促进白云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每一天,成千上万的国际邮件都被送到广州,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海关人员能否忙得过来呢?别担心,广州海关驻邮局办早在2007年就全国率先实现邮件通关的信息化海关监管,如今年监管量近3亿件,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被授予全国唯一的“现代化海关邮递物品监管现场示范点”。

早在2006年,广州海关就开始了邮递物品监管信息化道路的探索,设计开发了首个信息化邮递物品海关管理系统,改变了百年来手工纸本作业的模式。这两年,通过推进“互联网+”、“智慧海关”等改革,邮件通关进入“读秒”时代。
2017年的“双十一”,最多一天有180万个邮件在这里通关,按照以前的传统模式是不可能想象的。

收件人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便可在家里坐等“海淘”包裹上门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关邮e通”的出现。

广州海关驻邮局办创造了多项世界和全国“第一”。世界海关组织和万国邮联代表们,曾评价其邮递物品信息化监管水平“领先世界10年”!
科技缉私,守卫国门

广州海关缉私局刑事技术处和驻邮局办事处有着密切的联系,广州海关缉私局刑技处屡次在邮局办送检的可疑药片里,发现未被管制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破获了多宗新型毒品大案。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新出现的、存在药物滥用可能性但国际上尚未列管的物质,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新型毒品。


对未知的疑似“新精活”进行定性是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精密的大型检测设备。广州海关缉私局刑事技术处,拥有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具备了强大的司法鉴定实战能力。
广州海关缉私局还建立新精神活性物质谱库,对疑似物进行快速自行检验,大大提高查缉效率。
更多内容,请点击观看视频《创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