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榜单选取2018年上半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以港口码头投资与经营、运输船舶投资与经营和修造船及相关为主营业务或核心业务的中国企业,覆盖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囊括港口、航运和船舶三大领域。
对上市企业而言,“盈利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评价指标。航运界网经过调研并听取业内专业人士意见,于2018年再次调整榜单排名规则,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两个指标的高低为序,分列两个榜单。
净资产收益率(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 Equity, ROE),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企业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此外,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打破了企业之间行业、规模、经营模式、主营业务的界限,是一个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很符合港航船舶领域上市企业总榜单排序。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净资产收益率也有缺陷。由于企业的净利润并非仅由净资产而产生,且净资产收益率并不能充分反应一家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因此,我们除净资产收益率榜单外,还继续保留净利润榜单。
本文所指“净利润”是“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简称,是上市企业极为重要的财务指标。净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上市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表现,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赚钱”与“赔钱”,是投资者获得投资回报大小的基本因素、是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也是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的盈利能力体现。
坦白地说,我们认为无论哪种单一的财务指标,都不能完全、完美的诠释上市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因此我们将两份榜单都列出,以供读者参考。


榜单综述
本次入榜的69家企业中,实现盈利的有58家,占比84.06%;亏损的有11家,占比15.94%;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9%;整体净利润录得207.82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3.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整体净利润239.39亿元人民币下滑13.19%。从数据看,今年上半年的总体航运市场差于上年同期。

全部上榜企业中,港口类企业有27家,占比39.13%;航运类企业有31家,占比44.93%;船舶类企业11家,占比15.94%。

全部上榜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27家,占比39.13%;在深圳上市的有12家,占比17.39%;在台湾上市的有11家,占比15.94%;在香港上市的有19家,占比 27.54%。

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港口类企业占据3席,航运类企业占据5席;船舶类企业占据2席,中海重工(0651.HK)以39.67%的净资产收益率居榜首。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后10位的企业中,船舶类企业占据2席,航运类企业占据7席,港口类企业占据1席。大丰港(8310.HK)以-39.06%的净资产收益率垫底。
净利润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港口类企业占据7席,航运类企业占据1席;船舶类企业占据2席,招商局港口(0144.HK)以45.93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高居榜首。净利润排名后10位的企业中,船舶类企业占据3席,航运类企业占据6席,港口类企业占据1席。阳明海运(2609.TW)以-12.87亿人民币的净利润垫底。
综合两个榜单,招商局港口、上港集团(600018.SH)、青岛港(6198.HK)、宁波港(601018.HK)、中国外运(0598.HK)、中远海运港口(1199.HK)、唐山港(601000.SH)和秦港股份(601326.SH)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均录得较高数值,应当是2018年上半年中国港航船舶上市企业中综合盈利能力高者。而勇利投资(1145.HK)、新兴航运(2605.TW)、大丰港、东方海外国际(0316.HK)、中远海能(600026.SH)、长荣海运(5608.TW)、中船防务(600685.SH)和阳明海运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均录得较低数值,应当是2018年上半年中国港航船舶上市企业中综合盈利能力差者。
航运类企业分析: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本次共有31家航运类企业上榜,实现盈利的有25家,亏损的有6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2%;2018年上半年录得整体净利润29.05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的78.11亿元人民币下跌62.8%。

上榜的航运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益航股份(2601.TW),排名最低者是阳明海运;净利润排名最高者为中国外运,排名最低者是阳明海运。
航运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8家,占比26.67%,在深圳上市的有3家,占比10%;在台湾上市的有11家,36.67%;在香港上市的有8家,占比26.67%。

港口类企业分析:首次出现亏损企业

本次共有27家港口类企业上榜,实现盈利的有26家,占比96.3%;亏损的1家,占比3.7%,这也是航运界网自发布《中国港航船舶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以来,第一次有港口类企业录得净利润为负的情况;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6%;整体净利润173.23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的159.99亿元人民币微增8.28%。

(2018年上半年中国港口类上市企业盈亏比)
上榜的港口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青岛港,排名最低者为大丰港;净利润排名最高者为招商局港口,排名最低者为大丰港。
港口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13家,占比48.15%,在深圳上市的有6家,占比22.22%;在香港上市的有8家,占比29.63%。

船舶类企业分析: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本次共有11家船舶类企业上榜,实现盈利的有7家,占比63.64%;亏损的有4家,占比36.3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4%,整体净利润录得5.54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的1.29亿元人民币实现增长,涨幅76.71%。

船舶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中海重工,排名最低者为中船防务(600685.SH);净利润最高者为中集集团(000039.SZ),净利润最低者为华荣能源(1101.HK)。
船舶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6家,占比54.55%,在深圳上市的有3家,占比27.27%;在香港上市的有2家,占比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