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以法律利器捍卫海运权益,反制条款的战略价值与时代意义《国际海运条例》

    来源:www.xindemarinenews.com    编辑:编辑部    发布:2025/10/11 09:05:52

    以法律利器捍卫海运权益,《国际海运条例》反制条款的战略价值与时代意义

    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在全球海运治理中以负责任大国始终维护公平竞争,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当前个别国家发动贸易战、关税战,并利用301条款对我海运、物流和造船业实施打压,严重冲击多边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秩序,违反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中国新修订《国际海运条例》的反制条款,既为受制裁的中国航运企业提供合法保护,更重塑了国际海运“以规则对霸权”的博弈格局,其战略价值可从法律正当性、市场矫正力和全球治理贡献三方面深入解读。

    01 法律正当性:合规反制单边制裁,提供权利救济

    美国对中国航运企业、中国造船舶征收歧视性港口费,本质是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霸权行为。这种“按国籍定价”的做法公然违反WTO非歧视原则,所谓“振兴美国造船业”的借口,也因美国民用船舶建造成本为中韩3-5倍而不成立。

    修订后反制条款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法定程序将中国反制纳入国际法“对等自卫”范畴,构建三层正当性基础:一是依“镜像原则”设计反制标准,实现对等收费;二是建立“预警-评估-实施”透明机制,符合WTO透明度要求;三是明确反制措施的临时性与可解除性,保持政策弹性。中国此举是对美国301政策对全球航运业系统性破坏的合法矫正。

    02 市场矫正力:稳定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抓手

    美国制裁将引发连锁反应,全球航运企业因船队含中国造船舶面临额外支出,“连坐式处罚” 推高成本,未来美国港口拥堵风险还将传导至全球。

    修订后反制条款给予中国收取相关费用的空间,其市场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遏制成本转嫁,使美籍及相关船舶面临同等成本压力,形成“双向约束”的市场均衡;二是保护中国航运业,缓解单艘船舶年靠港五次需付超千万美元的困境,避免行业“退出涉美航线”危机;三是稳定全球物流网络,为全球供应链安全筑牢防线。

    03 全球治理贡献:推动航运规则民主化的制度突破

    当前美国试图联合盟友构建“排华”港口联盟、《琼斯法案》等保护主义政策僵化全球航运体系,修订后反制条款突破 “霸权即规则” 旧逻辑,提供新治理范式,推动全球航运治理民主化:

    规则层面,将“非歧视”“透明度”“对等性”嵌入国内立法,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单边制裁提供可复制模板;标准层面,结合中国在绿色船舶、智能航运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航运规则向更公平、可持续方向演进。修订后反制条款的终极意义并非 “以牙还牙”,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捍卫 “航运自由≠霸权自由” 的准则。

    历史证明美国制裁短视,此前对日本造船业的制裁致自身技术落后,如今中国造船业稳健发展,产业基础绝非制裁可撼动。当前美国消费者因保护主义政策承担通胀上升代价,美国农业、能源出口商因海运成本飙升陷入困境,世界越发看清单边制裁的虚妄。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有充足的理由重拳出击,我们呼吁中国政府依据《对外贸易法》、《反外国制裁法》和新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采取效果对等反制措施,对中美航线上的外国船东和运营商挂靠中国港口加征港口费,保障中美航线公平竞争秩序,并不排除在必要时启动更具针对性的强力反制方案。这既是对公平贸易的捍卫、对开放合作的坚守,也唯有依靠包括特殊港口费在内的规则武器,才能让全球航运回归市场逻辑,让多边贸易体制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