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无人机巡弋荆江碧波 科技赋能智慧航道 长江荆州航道处开启航道养护新模式

    来源:中国水运报    编辑:编辑部    发布:2025/09/17 08:51:33

    长江中游荆州段江面上,搭载高清云台与多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划破长空,沿着蜿蜒航道巡航,实时传回航标状态、浅滩变化、岸线设施等影像,数十公里外,长江荆州航道运指挥中心值班员轻点鼠标,即可完成重点水域“云端体检”。如今,无人机已成为长江荆州航道处守护“黄金水道”的“空中尖兵”,以科技之力推动传统航道养护模式迭代升级。

    为推进“长江干线智慧航道建设及应用”试点任务,长江航道局持续深化无人机技术在航道“建管养运服”全流程的融合应用。在繁忙的黄金水道画卷中,“低空经济”已落笔有力。

    从“江面巡航”到“云端俯瞰”,一场效率革命正在重塑作业流程。荆州航道段位于长江中游关键节点,水流复杂、弯道密集,随着长江航运的不断发展,航道养护任务艰巨。传统巡检依赖船艇作业,一次重点水域巡检往往耗时4-5小时,汛期或恶劣天气效率更受影响。针对航道特点,荆州处组建无人机专班,定制优化飞行路线与设备参数。现今,无人机凭借灵活机动的优势,可快速覆盖桥区航道与重点水域,精准识别航标灯故障、标体倾斜等问题,相比传统船艇巡检效率提升3倍以上,且能突破复杂水文条件限制,实现“巡查无死角、风险早预警”。

    改变不止于效率,更在管理模式上推动了从“经验主导”到“数据驱动”的转型。无人机不仅是“天眼”,还是精准的“数据手”,其采集的地形、高程等空间数据,可与航道水深等信息深度融合,支撑荆州处开展动态分析,实现浅区演变预判和优化航标配布方案精准化,将养护工作从“事后维护”推向“事前预防”。今年汛期,通过“无人机+航标艇”协同作业,太平口水道桥区重点水域实现高频次巡查,航标得以实时调整,保障日均180余艘次船舶安全通行,未发生一起因航道状况导致的通航事故。

    目前,荆州处正在构建“船艇+视频+无人机”的“水陆空”一体化巡查模式,广泛应用于航道巡查、航道测绘、应急搜救等场景。未来,荆州处将全方位拓展无人机与视频监控的应用边界,持续深化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为辖区航道潜能深挖与服务品质进阶注入澎湃动力。同时,结合5G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探索无人机自主规划航线、自动识别隐患,让智慧航道真正具备“自主感知、智能决策”能力。

    从“江面奔波”到“云端值守”,从“人工排查”到“数据诊断”,低空经济正为长江航道注入全新活力。荆州处将持续以科技为笔、以数据为墨,在荆江万顷碧波之上书写智慧航道建设新答卷,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航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