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时间7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来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达成一致,以避免欧美贸易战。会谈结束后,欧盟官网发表欧美联合声明。该声明在中国引起不小的反响,并导致A股和港股7月26日大跌。除去政治因素,纵观该声明内容对中短期贸易量的影响,欧美之间未达成任何贸易协议,也并非新的关税准则,双方只是在汽车贸易、服务贸易、化工、医药产品以及大豆、液化天然气等货类上减少贸易壁垒并增加贸易量。
欧美贸易摩擦由来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5月31日宣布,从6月1日开始对来自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据欧盟统计,美国钢铝关税措施对价值约64亿欧元的欧盟出口产品造成影响。为实现贸易再平衡,欧盟宣布将对价值28亿欧元的美国产品立即实施加征关税措施,欧盟从6月22日起对自美国进口的价值28亿欧元的产品加征关税,包括钢铝产品、农产品等,对剩余36亿欧元的贸易再平衡措施将在日后实施。
欧洲贸易基本格局
根据Seabury 前4月的统计,欧洲地区进出口结构较平衡,对主要贸易伙伴亚太区域,进口占比53.8%,出口占比30.1%,进出口占比42.1%;对第二大贸易伙伴中东南亚,进出口占比20.6%;对第三大贸易伙伴北美,进出口占比15%。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对亚太地区的贸易结构为进大于出,对其他区域的贸易结构均为出大于进(见表1)。
与此相对,美国进出口贸易中呈现明显的消费国家特征,合计进口远大于出口。前5月,美国对主要进出口地区亚太,进口量占比68.3%,出口量占比52.3%,进出口占比62.6%;对第二大进出口地区欧洲,进出口合计占比15.4%(见表2)。
前4月,欧洲进口货量构成和变动情况如图1。
欧洲整体进口趋势与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2月份中国春节停航货量降低,3月份回升,4月份进入淡季(见表3)。
有一个趋势值得注意——欧洲自美国进口增幅明显。同时,在亚欧整体货流未见明显缩减的大背景下,其实是亚太传统货流的缩减和中东与南亚货流的增加并行,单独看这两个流向会更明显(见图2)。
前4月,欧洲出口货量构成和变动情况如图3。
欧洲出口货量增长的趋势与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也很相似。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虽然前5月同比仍然为负,但逐月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4—5月同比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见表4)。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亚欧整体货流在增加,但是传统亚太流向并没有明显增长,增长主要体现在中东&南亚,以及亚欧之外的北美和非洲。
欧美贸易增长会否影响亚欧贸易
把分析下探到具体货类之后,分析在欧洲对外贸易中,对美贸易的增长与对亚太贸易的倒退,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替代关系(见表5)。
小结
一是,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欧洲对美国进出口货量确实在增加,对传统亚太区域的进出口货量持平或减少。
二是,欧美联合声明虽然没有对具体货类有实质性说明,也没有制定时间表,但很可能预示着欧美之间货量进一步增加。
三是,欧洲对中东&南亚地区的进出口货量在增加。
四是,在个人消费的食品饮料、化工品、半加工工业消费品可能存在欧洲自亚洲的进出口向北美地区转移。
五是,欧洲个人消费品&时尚快消类可能采购地自传统亚太地区向中东南亚转移。
六是,就目前来看亚太区域内货流可能部分将被中东南亚替代,亚欧贸易整体量仍未受到明显影响。
七是,考虑“亚洲制造”与“美国制造”毕竟存在品质差异,是否能更大程度替代还不知可否,应持续关注欧美联合声明对具体货类的推进程度,同时也将通过各渠道持续关注主要流向的货量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