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财政部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二批)加征关税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指出,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直接涉及船舶建造的产品项目约100种。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中国船舶出口产品相对较少,而本次涉及到的约100种船用配套产品均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对我国船舶行业和配套业来说影响有限。
《公告》显示,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分为25%、20%、10%、5%不等的4档。其中,涉及船舶建造加征25%的关税商品约30种;加征20%的关税商品近40种;加征10%和5%关税的商品种类不多。在加征25%关税商品清单中,主要涉及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发动机用增压器、船用洗舱机等设备。中船经研中心分析人士表示,首先,美国不是中国船舶配套设备的主要进口国,中国还从欧洲、日韩等国家进口船舶设备;其次,很多船舶配套设备国内已有“品牌”可以替代,如在压载水处理系统研制方面,青岛双瑞压载水处理系统已经通过了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等多项认可,在世界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已出口销售到国外使用;再次,从进口价值量上看,压载水系统、洗舱机等船舶配套设备进口量不高。由此可见,此次加征美国进口商品关税对我国船舶行业将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尽管业界普遍认为,此次约100种加征关税的商品对于整个中国船舶行业影响不大,但上述分析人士同时提出,“造船及相关配套企业也该以此为警醒。”他认为,如果征税对象是一些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可替代的产品,那么将进一步导致造船成本上升,对于现在低迷的船市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此,相关企业应该更加潜心致力于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创造品牌,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