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节和世界杯小长假,特朗普没少给中国人民添堵!
节前(16号),美国政府公布对中国500亿商品加征25%关税!
节后(19日),美国针对中国政府的放制裁,变本加厉,威胁将制定2000亿美元的征税清单!!
节后(19日),美国参议院决定恢复对中兴通讯销售禁令的法案!
关于这次史上最大的中美贸易大战,包括小编在内,所有爱好做生意的外贸和物流人,已经被特朗普的出尔反尔,翻脸不认账给折腾坏了!
而不管是做人做生意,像特朗普这样最基本的诚信和契约精神都不存在的话,中美这次贸易战,应该没有必要再去浪费时间了!

近日,美方在推出500亿美元征税清单之后,又变本加厉,威胁将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这种极限施压和讹诈的做法,背离双方多次磋商共识,也令国际社会十分失望。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
对此,我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发起贸易战,违背市场规律,不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伤害中美两国人民和企业利益,伤害全世界人民利益。
中方的应对既是为了维护和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也是维护和捍卫自由贸易体制,维护和捍卫人类共同利益。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按照既定节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此前,中美就双方贸易已经进行了多次磋商,取得不少共识,然而白宫还是一次又一次把关税大棒高高举起。
下面来回顾一下特朗普是如何任性透支国家信誉,多次变脸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若中美贸易战爆发,进出口企业必将遭受波及,航运业是国际贸易的衍生品,与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紧密相连,航运市场也将“难逃此劫”。
其中对集运市场美线班轮签约和集装箱适箱货影响较大,在干散货市场,巴拿马型粮食船恐不能幸免。美国线进出口企业也许是时候放下幻想做好准备了!
从美国进口需求看,中国是美国进口集装箱第一大货源地,美国进口货量约47%来自中国,其次分别为越南、韩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

但是从过去三年的趋势看,美国进口集装箱保持了年均4.8%的复合增长率,其中来自中国的集装箱年均增幅仅有4.5%,而以越南、印度为代表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和以巴西、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等为代表的拉美国家货量复合增长率较高,年均增幅都在10%以上,增速迅猛;此外,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增速也高于平均水平,增幅在5%以上。
可以预期,由于美国本土消费需求不会因中美贸易战而发生改变,其需求增长的态势有望保持,即使部分来自中国的商品货物受到影响,其进口需求也将很快转移至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因此从贸易可替代角度看,估计全球的海运货物运输需求总量并不因此而减少,但是会出现一些货流布局的变化。
从中国对美出口主要货类看,低附加值的机电、白电、纺织品、服装鞋帽等的比重较高,受“301”调查影响的航空产品、高铁、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相对较低。而且从运输方式看,这类高科技产品通常采用空运方式,对海运影响有限。

从可能涉及的货类运量看,前述已经明确的钢铝制品的运输量约占太平洋航线东行集装箱货量的3%左右,未来可能受影响的品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4月6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发布的被提高关税的具体产品清单。如以最坏的结果假设较大范围的电子产品面临加税,则受影响的东行货量比重有望达到20%-30%,这对太平洋航线运营将产生较大压力。
从进口方面看,针对美国钢铝征税中国的反制清单包括:对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共计120个税项,拟加征15%的关税。对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8个税项,拟加征25%的关税。虽然涉及七大类别,但是由于产品清单较细,具体可能影响的的货物运量应不足航线货量的10%,远低于2017年禁止固定废料进口的影响。
未来进口可能受影响货物取决于中国的反制裁,而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希望美方摒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切实采取措施,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真正维护中美经贸合作的良好局面,但是同时也表示将奉陪到底,如有必要中国还会出台更新的贸易战反制措施。因此只有在第一轮磋商失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一步对进口产品影响。
就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3月28日所言,美国对华征税产品建议清单公示天数将从30天延长到60天,同时表示,美中两国政府有望通过磋商避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见局势发展或向有利方向发展,贸易大战或可避免。
因此,短期看航运市场受影响有限。中期看,如果谈判破裂,太平洋东西向中美间货量均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是部分东南亚、拉美市场或存在货流转移的新机会。目前国际班轮公司在经历了几年的合并整合大潮后,全球化布局实力都进一步增强,可以根据市场货流、货量的变化,灵活调配运力并顺应新的货流发展布局航线。目前一些公司已经在密切联系客户,关注新的贸易动向,把握新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