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价格费收】2018,变无止境!

    来源:    编辑:编辑部    发布:2018/02/12 09:01:39

    2017,困惑中前行


    在市场相对乐观的同时,货代业依旧未摆脱经营艰难的窘境。究其原因,运价调涨幅度仅仅是维持市场的一个层面,但对上下产业链及相关行业来说,还未到可以乐观的阶段。


    突发事件的影响总是措手不及。年中,全运会的召开及部分口岸环保检查的要求一度拖累了货量上涨。环保风暴带来的不仅有环境的改善,也有大量的企业被迫停工及货主不得不增加的成本,部分港口作业也受到影响。

     部分政策落实也更须政府监管加强。


    2017年,为规范港口企业经营行为,促进港口物流降本增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加强了港口收费监管和反垄断执法调查,并于9月联合召开会议,要求39家港口企业对照有关规定进行自查自纠,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此后,多数港口企业加强了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拖轮、理货、船舶代理等经营行为,促进公平公正竞争,进一步挖掘降本增效的潜力,合理调降了自主定价的港口作业包干费收费标准。


    但搜航网仍接到企业不少投诉,尤其以东北及华北港口为甚,不仅新政落实中不甚理想,以往明文规定需降费的港口也有不执行的现象。这也反映出政策法规颁布后的实施细则及监管都需完善、加强。


    【价格费收】2018,变无止境!

    受伤的天津


     支持保障系统的突变,带来的后续业务调整仍需宣传及周密的调整。


     以天津港为例,天津港整体的业务转型覆盖面广、涉及的企业众多,但相应的提醒、辅导及疏导尚需加强,毕竟自2015年8月15日爆炸后相当多的货物已转至于其他港口出运。


     刨去港口自身内部造成的损失,围绕天津港周边货源腹地的企业及运输代理企业的损失也是近两年业内常提及的困惑。


    中介行业更需要高水准的高端服务


     伦敦,新加坡等航运中心的崛起,能提供高端服务是其标志也是必须。我国目前现状是:定位不够精准,国产的运价指标性产品和运价风险管理产品,缺乏国际化视野。


     可以说,在整个国家布局全球的时候,航运高端服务尤其是信息服务的视野并没有真正超越国界。


     且中国特色浓厚,而非市场产物。可以看到,多数港口都有意向开发一套相应的指标和产品,数量、种类繁多,却很难给行业及货代企业以指导。货代业对信息的应用水准仍处于基础消费阶段。


     从本栏目2017年对市场的调研中可以看出,货代对基础信息及货主的信息需求依然庞大,而预测类数据很难得到深入应用。


    信息高速流通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加强,外贸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提升外贸及相关行业的效率更多的在于打通各个环节,如作业信息通畅、提前预警、报关报检流程改进的互相衔接,也包括与物流效率提升相关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通畅、高速。


     流通,不仅是高速的货物流转及顺畅的流程,也包括高速的信息流通。


     2017年10月初,一年一度的"泛太平洋亚洲海运年会"在深圳召开。在这一国际性重要会议中,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析、预测多数来自西方,与中国真实的情况有较大差异。


     我们建议:无论从政府、企业、传播机构,将真实的市场需求、数据及较科学的预测反馈给从事一带一路相关相关业务的企业及机构,既是必须、也存在市场空间。


    【价格费收】2018,变无止境!

      世贸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的预测,无疑给集运企业打了"强心针"。是风口?是机遇?2018年,我们的回答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