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霍尔木兹海峡油轮遇袭事件背后,美伊局势一触即发
来源:中国港口网 编辑:编辑部 发布:2019/05/27 08:55:16
5月12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富查伊拉港附近水域发生了大爆炸,7至10艘靠港的油轮被彻底摧毁。
随后,阿联酋政府发表官方声明,12日在阿曼湾发生了针对4艘商船(两艘沙特油轮,一艘挪威油轮,一艘阿联酋货轮)的“破坏行动”,却否认了爆炸的发生。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明朗。
此后,13日,沙特表示两艘油轮在阿曼湾也遭遇“蓄意袭击”。
这两起发生“袭击”事故都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外界再度担忧扼守海湾能源出口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处于危险中。

袭击事件凸显紧张局势
12日的袭击事件导致阿联酋股市在5月14日遭遇了3年多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一惨烈状况反映出市场对中东地区不稳定局势持谨慎态度,商船遭袭不仅威胁全球石油供应安全,更将导致区域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事实证明,破坏活动仍在继续。5月14日,沙特两个石油泵站又遭到袭击,不过石油生产和出口活动没有受到影响。
正值中东地区局势敏感之际,伊朗官方迅速回应此事,呼吁迅速澄清事态,警惕“心怀恶意之人”策划阴谋,以及外国势力的“冒险主义行动”。欧洲国家则警告美国和伊朗,不要“不经意地”引发冲突,从而给中东海湾地区带来“不可挽回”的结果。

霍尔木兹海峡“硝烟弥漫”
尽管美国和伊朗实际上均无意促局势升级,但两国在原就不稳定的海湾地区“擦枪走火”,最终受波及的无非是海湾能源出口“咽喉”霍尔木兹海峡。
法新社指出,霍尔木兹海峡已经处于危险之中。霍尔木兹海峡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使得其在过去数十年都处于波斯湾地缘政治角力的旋涡中,这个掌控着海上石油输出命门的海峡,一直是区域各个势力的必争之地。
当前,伊朗精英伊斯兰革命卫队在波斯湾掌控海军,对霍尔木兹海峡拥有控制权。德黑兰一再指责外国势力干涉波斯湾地区,并将矛头直指美国。
伊朗扬言,如果遭攻击,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总统鲁哈尼也不断暗示,如果美国全面抑制伊朗石油出口,伊朗将切断所有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船队。
5月14日,7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5%至71.28美元/桶;6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43%至61.85美元/桶。
霍尔木兹海峡若被封锁,意味着全球将出现大范围的原油缺口,如今美伊局势再度升级,将促使未来全球油价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这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原油市场。
中国应当怎么办?
对中国来说,霍尔木兹海峡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相当重要。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平均每天有14艘油轮从波斯湾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驶向不同的市场,主要是亚洲市场。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 15 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就霍尔木兹海峡相关问题答记者问。耿爽表示,霍尔木兹海峡是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中方希望各方通过对话方式解决矛盾分歧,共同维护霍尔木兹海峡的和平与稳定。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4月原油进口量为4373万吨,即每天1068万桶。
“霍尔木兹海峡对于中国来说影响可能更大。”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李振福说,霍尔木兹海峡是中国石油海上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的原油虽然有“四加一”个通道,分别为已建成的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海上通道和在建的中巴通道。而在这“四加一”个通道里,石油海上运输占50%以上。
“中国应该坚持石油等能源的进口多元化,不能过于依赖某一个节点或通道。”李振福表示。
他指出,北极航道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重要通道。北极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且目前已有天然气通过北极航道运输到中国的尝试。“就是拓展不同运输通道的选择。”
“石油问题本质是能源问题,中国未来不能仅依靠石油,还要努力发掘替代能源,积极开发新能源,保护好自己的能源安全。”李振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