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来源:海关发布、信息时报    编辑:编辑部    发布:2018/12/21 18:28:38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广州黄埔海关实现了24小时报关、通关和通航,这在我国是首例!昨日(12月20日),记者获悉,黄埔海关已在全国率先推出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模式,通过“厂港联动”“场港一体”,“智能卡口” “智能地磅”“智能审图”“智能装卸”和“智能选查”5个智能监管,再叠加“湾区水上巴士”等一系列通关便利政策,实现企业24小时报关、口岸24小时通关、船舶24小时通航。

      口岸24小时通关,用机器代替人

      据介绍,以往货物通关会受到船期、正常工作时间、码头等限制,现在黄埔海关在试点码头采用“智能卡口” “智能地磅” “智能审图”“智能装卸”和“智能选查”5种智能化监管手段,消除了上述限制,实现了海关口岸监管24小时作业,企业跨境货物全天候通关。



    24小时


    黄埔海关在全国率先推出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模式。


    “2+5+1”框架


    2个模式创新:“厂港联动”或“场港一体”


    5个智能监管:“智能卡口” “智能地磅” “智能审图” “智能装卸”和“智能选查”


    1系列通关便利政策


    名词解释

    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模式


    Part1

    改革背景


    改革背景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模拟自贸区、比照自贸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助力广州市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打造黄埔区海运口岸24小时通关新模式!

    口岸安全便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


    思路目的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Part2

    作业流程

    出口流程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出口流程图



    两种通关模式:“厂港联动” “场港一体”


     “厂港联动”:工厂作为码头的延伸,在工厂边装货、边预配、边报关,货物运抵码头卡口,核放分流,装船出口。


    “场港一体”:利用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监管区和车检场,在区内完成集拼、装箱,在车场办理报关、查验放行手续,区港直通,货物抵港即可直接装船出口。



    “厂港联动”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场港一体”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厂港联动”流程:预配舱单——提前申报——厂区完成货物装箱——施加商业封志——承运车辆运抵港口——卡口验放——直接装船——实现“出口抵港直装”


    “场港一体”流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集拼、分拨——办理预配舱单、报关等手续——运至车检场——办结验放手续——施封电子关锁——运抵港口装船——实现“场港直通,一体化运作”


    进口流程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进口流程图




    企业可以通过提前报关、关税自报自缴、电子支付、自打税单、以及汇总征税和保证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实现全流程无纸化通关。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进口流程


    提前申报——系统预判——抵港核放——泊位装运提离——实现“进口卸货直提”



    Part3

    预期成效




    1.时间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



    2.费用(以关区内某试点企业为例)


    我国实现海运24小时智能通关 大幅提升货物运输周转效率